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取得系列成果已观测到近百个太阳爆发活动,首次在轨获取太阳Hα谱线精细结构、进一步试验我国新型卫星技术……8月30日,国家航天局在京正式发布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
通信是人类文明诞生以后,建立起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古时候,由于人类的科技不够发达,所以古人基本上都是通过马车或者是飞鸽传书来交流信息,不过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类的通信技术越来越强大,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话,直...
首先,我们来学习两个定律,分别是帕斯卡定律和道尔顿定律。帕斯卡定律,在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在容器的各垂直方向上都存在压力。道尔顿定律,当在一个封闭区域有不同气体存在时,每种气体以自身的分压力存在。气体的总压力等于所...
1990年1月24日,日本用M-3S-2运载火箭从鹿儿岛航天中心成功向月球轨道发射“飞天”探测器。一年后,“飞天”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探测器完成探测任务后,于次年撞击月球表面的弗内留斯月球坑。这次任务的成功,使得日本成为继...
地球的变化引发了人类的担忧,但是人类离“火星移民”似乎也越来越近了。根据《科学进展》杂志发表研究指出,人类可以在火星上制作氧气了,并且可以供应人类进行使用。这似乎对我们未来地球的恶化带来了“一丝希望”。虽然...
9月1日,据@我们的太空 官微,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乘组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征太空,截至今天8时,已在太空工作生活超87天19小时,加上2012年随神舟九号飞行的12天15小时,刘洋在轨飞行累计超100天。据了解,此次神舟十...
当美国宇航局计划在9月3日向月球发射其最强大的火箭时,火箭实验室 - 另一家美国公共航空航天制造商和发射服务提供商的目标是在2023年到达金星,寻找该星球上的生命形式。美国宇航局和欧空局(European Space Agency)也在执...
科学家们认为,约10亿光年外的一个星系可能是两个超大质量黑洞的所在地,它们将发生碰撞。一项研究称,这些相撞的黑洞最快可能在未来三年内相交。当它发生时,天文学家认为它可以让我们人类了解很多关于黑洞的知识,甚至揭开更...
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2022年6月28日,格陵兰岛西部伊卢利萨特,一艘船在漂浮的冰山之间行驶。人民视觉 资料图一项研究显示,即使全球变暖状况有所缓解,格陵兰岛融冰仍将造成海平面上升至少27.4厘米。丹麦与格陵兰岛地质...
我们人类虽然长期生活在地球表面,但对地球表面形貌的理解依然有限。虽然我们很早就认识了地球的大小、形状以及陆地和海洋的形态分布,但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地球表面的这些地质构造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下面一个问题就来...
NASA 周二宣布,本周末将再次尝试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其阿尔忒弥斯一号月球火箭。 整装待发的阿尔忒弥斯1号(阿尔忒弥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狩猎女神,是阿波罗(Apollo)的孪生姐姐) “新的两小时发射窗口将于美国东...
#氦气# 自从人类认识到其作为能源的价值以来,化石燃料开采和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CO2)已导致地球大气层发生重大变化。CO2通常伴随着良性气体,如氦(he),可用于跟踪此类排放。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推测大气中的HE4(氦同位素)含...
太阳辐射能够抵达地球,成为地球热量的重要来源,地球和太阳之间,又为何冷到不行呢?地球被“大火球”照耀热量传递宇宙当中绝大部分的光热都是从恒星获取而来,而恒星又是通过内部氢元素参与的核聚变,促使光热的产生。根据恒星...
黑洞历来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因为它是我们人体肉眼所无法看到的,由于黑洞的质量趋于无穷大,所以它的重力引力也是无穷大的,大到光都无法逃离;而我们的眼睛是通过感光来视物的,所以黑洞不会像月球那样通过反射太阳光线或者...
2022年的地球气候变化再次拉响,这样的气候转变对我们人类来说,的确不是什么好事情。这不,《应用和环境微生物学》杂志再次发表研究——那就是北极地区又发现“巨型病毒”了。所以,这个消息出来之后,又让不少人“慌了”,这北...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