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7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已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进入成果爆发期,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身在洼地、心系深空,能刺穿“光年之外”,能洞悉宇宙“前世”。戳 跟着穿越机鸟瞰“中国天眼”...
几十年来,如果你让一位聚变科学家想象一个聚变反应堆,他们可能会告诉你一个托卡马克。这是一个大房间大小的装置,形状像一个空心甜甜圈。物理学家用不那么美味的过热等离子体填充它的内部。然后他们用磁铁包围它,希望将...
NASA资助的研究人员最近在月球上发现了一个“完美洞穴”,其内部温度始终为17摄氏度左右,它可能成为未来宇航员建立月球基地的理想地点。自2009年以来,天文学家在月球表面发现了16个坑洞,他们认为这些坑洞是月球熔岩管顶部...
这与你在地球表面上的态度无关。一名男性宇航员在空间站里倒挂着。在零重力中漂浮是许多人都幻想过的事情。对一些人来说,在空气中漂浮而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是非常吸引人的。但要离开地球多高才能摆脱地心引力,体验失重...
天王星上臭烘烘的“糊球”冰雹可能解释了该星球(以及海王星)上的大气异常没有充分的理由解释为什么氨不出现在天王星和海王星上。艺术家对糊球在一个巨大行星大气层中下降的描绘。(图片来源: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X-MOLNews热力学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不可能通过有限步骤使物体冷却到绝对零度。然而,科学家们一直在通过各种努力来逼近绝对零度,并探索超冷状态下(通常指温度低于1 μK)基本粒子的量子现象。自从1995 年,...
极目新闻记者 汪亮亮 黄佳琦据《印度快报》8月8日报道,当地时间7日上午发射的印度小型卫星运载火箭未能将搭载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印媒称,这意味着印度新开发的小型卫星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失败。不过,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不到130亿年前,一颗蓝色的大星照亮了早期的宇宙。在无数光年的膨胀空间中,光熠熠闪耀,而在遇到尘埃和岩石的地方则变成了阴影。这些古老的光子所剩无几,随着空间本身的增长而变形,当它们绕过和地球之间的恒星和星系的引力...
大气层的组成尤其是温室气体的丰富程度,对地球的气候有影响。由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助理教授Stephanie Olson领导的普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海水中盐的存在也会对地球和其他星球的可居住性产生重大影响。研究人员通过利...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8月8日电综合印媒报道,印度小型卫星运载火箭(SSLV)7日执行首次发射任务,计划将两颗卫星送入轨道。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几小时后宣布,SSLV首秀失利,两颗卫星均未能进入预期轨道,无法正常工作。IS...
图片来源: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研究人员成功地3D打印了一种双相,纳米结构的高熵合金,其强度和延展性超过了其他最先进的增材制造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组件可以具有航空航天,医疗,能源和汽车应用。一组科学家已经3D打印了一...
反乌托邦且异常美丽的阿贝湖,在石灰岩烟囱和地热活动下,有一种荒凉景观,有朝一日可能会形成世界的下一个海洋。阿贝湖横跨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的边界阿贝湖横跨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边境,周围环绕着干旱的世界末日沙漠,是世界...
古代人们在仰望夜空时,会突然看见冒出的一颗星星,以为那是新诞生的星星,于是称为“新星”或“客星”。新星的名字也就一直延续到现在。19世纪末,天文学家从望远镜拍摄的星空照片上发现,在新星出现的地方原本并不是一片空白...
时间过得很快,自2022年6月5日发射升空至今,神舟十四号飞船已经太空出差满2个月了。按照计划,神舟十四号飞船将会在太空中飞行6个月,从时间来看,现在神舟十四号飞船的任务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在神舟十四号飞船即将完成...
作者:杨阳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如今,借助发达的网络技术,我们可以实时观看天宫空间站中宇航员们工作及生活的直播。和在地面不同,太空中宇航员们总是“飘”着的,人类的身体在进化过程当中早就熟悉了地球引力,长时间待在...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