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格力面对的形势,是自己的龙头地位已经被动摇,到了不得不做出改变的时候,以前的方式已经落伍了,再不改革,很可能销量下滑的更惨,市占率被瓜分的更多,那长痛不如短痛。董小姐恐怕也想说一句,我也是被逼无奈,才选择这条改革之路啊。
另外,市场上有一些声音,担心格力遭此叛变一蹶不振。
其实,它作为老牌空调企业,财务情况还是有过硬之处的。比如,销售净利率就长期保持在10%以上。而美的这几年虽然规模是越做越大,但销售净利却始终追不上格力,一直还不到10%。

这个指标白话来说,就是企业每赚一块钱的收入,格力从中能获得更多的净利润。这说明它在经营管理上比较用心,费用控制的不错,不然即使收入高,也未必最终利润就多。
而且格力的毛利率普遍也是更高一筹,毕竟企业光是收入规模大还不够,毛利才是核心利润,才是吃到嘴里的。

这方面。董小姐的管理能力,不容小觑。
03
经销商受伤害不小
其实,经销商的出走,自己受的伤害也不小。老徐们也想说一句,被逼无奈阿。或许,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想跟格力持续以前的模式,但无奈人家要改革。如今转投飞利浦,也得到了更大的话语权,想着或许有机会还能重现昔日辉煌吧。
飞利浦自然很乐意,因为既有人带资进组,还能提供渠道,何乐而不为呢?但是,毕竟飞利浦还是代工厂模式,和国内这些空调巨头们,市占率的差距也非常大。能掀起多大浪花?还不得而知。
而且就算掀起浪花了,未来做大之后,是不是也同样 要面临发力线上的改革?到时候经销商会不会被抛弃?能分到多大蛋糕,恐怕话语权还是在品牌手里。
但如果老徐们,可以来个入股,以主人的身份,分一杯羹,或者即使发力线上,出货能从自己这走等等一些方式,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现在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挺热闹的,但最终经销商能在飞利浦这,走多高多远,还不得而知。
04
难兼得
话说回来,站在格力的角度,如果不分手,也不改革,经销商不会受什么损害,但格力承担的危机就大了。线上布局本来已经掉队了,如果还不改革,未来市场份额恐怕会被一步步侵蚀。最后出货量持续降低,可能就彻底被美的超越了,到时候格力品牌价值受损,再想翻身就难了。经销商倒是可以随时换品牌。所以说,如果你要让格力为了维护和经销商的良好关系,而损害自己的利润,也不现实。不可能鱼和熊掌兼得。
这个选择题摆在格力面前,其实不难决定,趁着没被彻底压制的时候,抓紧改革,还有希望重回第一。董小姐和老徐们的分手,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