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江死去的老人,揭开“养老诈骗”最脏的赚钱内幕
这不仅仅体现在他们更容易被骗上。上海疫情期间,年轻人们在微信群里接龙、团购,日不暇给。可就在同一个城市,533万老人被隐形了。他们对手中的智能机不甚熟悉,不知道群接龙要怎么接,不熟悉每个买菜app的开放抢购时间,更不会拼手速、拼技术。
有考虑周全的社区安排志愿者上门统计老人情况,最常见的备注是:不会网购买菜、不会app。
他们只能在社区团购的货车路过的时候,守在小区的栏杆内,掏出现金,不图找零,只要买上点食物。
在长春,有老人因为不会网购,在团购提货点门口苦苦哀求。他不明白为什么明明自己手里有钱,对方店里有货,却偏偏买不上一口菜。
不仅仅是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还有越来越普及的扫码点餐、越来越多的自助购物、自助结算、扫码认证……这个社会一路疾驰,老人们却被留在了他们的旧时代。有人说,这困境是老人不愿学习造成的。可实际上,多少老人曾因一句不耐烦,憋回想问的话;曾因为后排的催促,黯然离开自助操作的队伍……不敢打扰、害怕讨嫌,他们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安静,孤独和无助成了他们生活的常态,也成了骗子的温床。
在养老诈骗之前,老人们最常落入的,是保健品骗局。
保健品销售们喊爹喊妈装孙子,展开情感攻势,打“亲情营销”牌。“我们接受的培训理念是——要让老人成为衣食父母,就要比他们亲儿子还要孝顺。”认老年人当“干爹干妈”,嘘寒问暖、日常关怀只是基本操作,有的组织还会培训员工学习按摩、足疗等技艺,隔三岔五上门为老人按摩、洗脚,有的甚至天天去老人家中,无偿地照顾老人……
在四川宜宾的某保健大会上,推销员们亲切地给到场的老人分发蛋糕,唱祝干爹干妈生日快乐歌,台下的老人们都很开心,仿佛自己真的在过一场热闹的生日。
老人们真的不知道保健品没用吗?未必。
一个关于保健品的街头采访,透露出了一些真相。接受采访的大娘,在镜头前忍不住落泪:“我知道有的时候是骗人的。”但她甚至愿意被骗,因为推销员们贴心。“总比孩子强,连骗我们,他也不去骗。”
人人都知道,养老行业“好难赚”。这“好骗”和“难赚”背后,其实都是同一个逻辑:老人,是社会的边缘人群。
因为不被关注,所以没有多少盈利空间;因为不被关注,所以连骗子的关注都格外珍惜。
今年四月,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启动。曾经被投资养老诈骗的老人们,看到了挽回损失的希望。想必雷霆行动之下,再想打着信息差骗老人,也要掂量掂量风险了。
但帮助老人们走出困境,还需要更多人参与。这个凡事追求性价比的时代,老人是最“不讲效率”的了。他们垂垂老矣,创造不了多少价值,学习能力还弱了不少,同样的问题要问个三五遍,也许还是记不住。但他们也曾在他们的黄金年代,为这个世界发出一点声音、做出一点改变。
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老去呢?谁又能保证自己会永远是这个社会的主流呢?别责怪老人跟不上脚步,别在老人身上讲究高效。一个的文明社会,理应包容这种“低效”的存在。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不要让身边的老人,成为信息时代的“弃儿”。
参考资料:
1.凤凰网.跳江、入狱养老,无处可去的老人[2021.1.29]http://cnsf99.com/Detail/index.html?id=605&aid=88222
2.南风窗.益阳养老院老人之死[2021.1.2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936898647987543&wfr=spider&for=pc
3.家庭杂志.一个老人决定跳江,没有然后[2021.1.3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375622750011866&wfr=spider&for=pc
4.时尚先生.老无所依:益阳养老院暴雷背后的6000名老人[2021.1.28]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55290&ivk_sa=1024320u
5.网易号.315调查|老人4年花掉150多万:养生馆老板娘自揭坑老骗局[2022.3.15]https://www.163.com/dy/article/H2G8VGO30514R9OJ.html
6. 益阳市纳诺老年公寓发展有限公司非法集资案集资资金清退公告[2022.4.24]https://m.voc.com.cn/rmt/article/3848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