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飞奔着,呼唤着蛟的名字。
蛟飞奔着,呼唤着婵的名字。
雄鸡一唱天下白。让他们彼此谁也想不到的是,就在这日夜交替,阴阳转换的一瞬间,婵和蛟都被化作两尊巍然屹立的石像,定格在宇宙之间成为永恒。
从此,蛟和婵治理水患的事,老婆翻山越岭找老头的事在朱阳和陈耳一带传为佳话。
后来,人们把婵站立眺望的那座山梁叫望郎岭;把遇见山神的那道沟叫信息沟;把朱阳的水患沟叫做老婆沟;同样,把对面陕西陈耳镇有蛟和婵石像的那道沟也叫做老婆沟。在人们的传说中,那蛟,那婵,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不信,请看那石像的前胸,一个石洞荦荦大端,众目共睹。传说中,那是西来的喇嘛僧掏走了石像胸腔用金子铸成的心脏。
作者简介
张增有,笔名争游。男,灵宝市西闫乡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小小说学会会员。有作品获国家、省、市奖。出版有小小说集《敬礼!妈妈》、《有爱的地方,就是天堂》,长篇小说《松树开花》、《拂晓》。
王治恩,灵宝市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文化促进会会员,河南省诗词楹联协会会员,河南省宗教协会理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虢州砚”传承人。曾参加三门峡党史办“予鄂陕第四分区史略”及灵宝县民间故事集和 “红色追忆”“朱阳镇镇志”、“朱阳镇非遗项目申报”等编写工作。现为朱阳镇文化旅游办主任,革命老区办主任。
朱阳古镇的传说
文/吴亚锋
秦岭山系的终南山,素有仙都之称,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西汉元丰二年曾于山口建太乙宫,故又称太乙山。终南山西部北麓周至县境内,是著名的道家、道教圣地“楼观台”。
周代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忽一日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预感必有圣人过关。于是便于函谷关中守候。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冉冉而来,仙风道骨光芒照人。原来是老子西行入秦经过此关。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老子在楼南的高冈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之八十一条,洋洋五千言。《道德经》产生后,尊老子为道家圣祖,尹喜为文史真人。后世历朝皇家皆大力推崇,道教及老子遂名满天下。连青牛也神乎其神,法力无边。其通天的力量,甚至撼动天庭。
玉皇大帝惊骇于青牛的神威,担心其力能动摇上天之意。遂派二郎杨戬下界断其神力,剁其牛头。想要遏制老子及青牛的法力无边,维护玉帝对世间万物的绝对统摄。
杨戬与青牛大战数百回合,杨戬无法制服青牛。青牛把杨戬的天兵打的落花流水。天昏地暗不分眉眼。青牛愈战愈勇,天兵士气顿挫。杨戬眼看不能取胜,心想不使出杀手锏,恐难以制服 ,不能取胜杨戬无法复命,也不符合杨戬的神勇个性。情急之下,便使出看家本领阴阳刀。杨戬是久负盛名的大仙,岂能败在区区牛头之下,一道电光闪现,耀眼的阴阳刀,直直划过天空,朝着青牛劈面而来。
青牛此时驮载老子受玄武祖师之邀,去亚武山讲经传道。祖师岂能袖手旁观,眼看着在灵宝山头上一片厮杀,血雨腥风。祖师挥动佛尘,驾云至灵宝上空,助青牛一臂之力。灵宝朱阳山曾是荒蛮之地,草木丛生林木茂盛,嶙峋怪石峰峦叠嶂,山峦之间苍苍翠翠,一条弘农河水沿山涧潺潺流过,清澈见底,端的是一片灵秀之地。青牛与杨戬厮杀至此,只见山之上空电光火石,黑云压顶。把个好生生的祥瑞之地搏杀的面目狰狞。
杨戬刀起刀落,牛头落地 ,血涌山涧。青牛忽又复长出新的牛头,丝毫不影响与杨戬的搏杀。杨戬大骇,又及刀光闪现,牛头复而再生。如此反复五次,血流成河。弘农河水遂成赤色,奔腾咆哮,蜿蜒曲折。五个牛头落地成峰,成怀抱环绕之势。遥遥相望颇为壮观。弘龙河水日夜不息的流淌,两岸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牛头峰上流光溢彩祥云缭绕。二郎杨戬神勇能断青牛性命,却难以阻断朱阳山脉的勃勃生机绵绵不断。牛头上一颗明珠落入山中,形成今日的朱阳古镇。
到过朱阳的人都能在晨晖夕阳里看到镇子放射出的道道金光,那便是牛头明珠千万年闪烁,照耀着世世代代的朱阳人繁衍生息,福寿绵长。老子道德经的精髓,在朱阳小镇被贯彻被渗透,青牛发扬的精神在深深地泽被着后世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