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厂leader说:团队里有个年龄大职级低的下属,总觉得他经验丰富,可又不知道咋发挥他的优势
前两天刷到某鹅厂Leader的困惑:手下有个年龄大、职级低的老哥,经验丰富,可就是使不上劲,不知道怎么发挥他的优势。评论区炸出一堆金句,最狠的一条是:“你给他涨薪优势就发挥出来了,不然想屁吃呢?”
这话虽然直白,但说的也是职场最现实的一面:钱和事不匹配,神仙来了也躺平。
钱不到位,经验都是马赛克
互联网行业总爱吹:用期权换忠诚、用梦想换加班,可这套话术在老员工面前就是纸糊的窗户。他们见过凌晨三点的后厂村,也经历过期权变废纸的剧情。你和他谈理想,他和你算房贷。你和他谈格局,他和你聊学费。
不是老员工 cynic(愤世嫉俗),是行业教会他们现实。十年前画的饼能换房,现在画的饼只能换体检套餐。当工资条配不上工作量,PPT里的共同成长就像自助餐里的凉菜,看着挺多,其实管饱的永远是主食。
钱给够了,事也得跟得上
有人说砸钱就能解决问题,但也要看是在什么位置,否则工具再好,场景错了全白搭。高薪必须配高责任,否则就是变相养闲人。就好比一个经历过三次架构重组的工程师,你让他修BUG就是糟蹋。一个能预判政策风险的老法务,你让他审合同就是浪费。
真正的“钱事匹配”,是让他站在该有的位置上,比如参与核心决策、把控风险红线、带教新人少踩坑。带教新人少踩坑。
别让老员工当备胎,要当安全气囊
总有人说老员工学习能力差、跟不上节奏,一边喊着重视经验,一边又只对年轻人敞开大门。但没人算过一笔账,培养新人的试错成本,可能比用老人更高。
老员工真正的价值,在于用阅历帮团队少走弯路。他们或许不会用最新潮的术语,但能一眼看穿方案里的潜在风险;他们可能不擅长熬夜肝进度,但能告诉年轻人哪个环节容易崩盘。
钱事匹配的终极公式
职场不是做慈善,也不是谈情怀,钱和事的匹配本质是一场等价交换。
公司想要老员工的阅历兜底,就得给出对应的薪资和权限;老员工想要证明自己宝刀未老,就得拿出和工资匹配的产出。光加钱不赋权,叫哄人;光加活不加钱,叫欺负人。只有两样都到位了,才能让老将心甘情愿披甲上阵。
互联网行业总把迭代挂在嘴边,却经常忘记最该迭代的是用人思维。当我们在讨论35岁危机时,本质上是在害怕经验的保质期太短。
所以别纠结怎么激发老员工的优势。该涨薪就痛快涨,该给重任就咬牙给。毕竟能让一个见过风浪的老江湖为你卖命,这买卖可比赌新人彩票靠谱多了。
最后说一句:那些嚷嚷着老员工不好用的Leader,可能该先照照镜子,看看到底是人家真不行,还是你给的位置配不上他的付出。
全文完,往下拉评论区更精彩!
最后,欢迎大家加我微信,进入粉丝沟通群、职场交流及故事分享。
往下拉评论更精彩,关注我每天看互联网圈发生的不同事~~~~~~
本文为粉丝投稿,如有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并处理。另外,公众号现面向全平台有偿征稿哦,每篇稿费60元-180元,欢迎添加VX小助手 wxxdoe 分享您的故事!(征稿要求请点击:有偿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