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预言:2025年,没有买房的人,五年后是失败者还是幸运儿?
你最近刷到过“郑州房东集体跳水甩卖”的新闻吗?
一套房标价原本是280万,却十分轻易地降到180万,中介都不由感叹道,“这形势比菜市场里那讨价还价的情形还要厉害”。
更魔幻的是,全国有6亿栋房子——注意是“栋”不是“套”,足够30亿人住,而咱们国家才14亿人。
这场景像不像被揉皱的报纸?
政策喊破喉咙“房住不炒”,开发商哭着喊着“再不买就涨价”,结果老百姓捂紧钱包,房东急得直跺脚。
这时候有人翻出曹德旺三年前的话:“房子说到底就是钢筋水泥,你当它是金条,它就是泡沫。”
这样问题来了:现在咬牙上车的人,五年后会不会站在山顶吹冷风?
没买房的“等等党”,到底是聪明还是犯傻?
一、楼市真相:房子多到吓人,人却不够用了
(1)房子比人还多,这生意咋做
先说个冷知识:中国现在有6亿栋房子!
什么概念?
按一栋住5口人算,能塞下30亿人,这相当于——把全世界人口都装进来,而且还富裕一半。
郑州的二手房市场更为魔幻:某小区挂牌量突破20万套,房东们开始玩起了“降价接龙”。A业主降10万;B业主则立刻降15万。结果在一夜之间,多出了1000套跟风抛售的房子。
深圳有套房子的房主着实更加凄惨,2021年花费430万购入的房产,现今挂牌标价280万却依然无人问询,他自我打趣道“一年就亏掉了一辆宝马”。
(2)刚需消失了?年轻人连婚都不结了
再看看买房的主力军——年轻人。
城镇化率已经66.2%,该进城的早进城了;60岁以上老人2.9亿,新生儿连续七年跌破1000万。
更扎心的是,96%的城镇家庭都有房,41.5%的家庭有两套以上。
郑州有一个改善型楼盘,挂牌三年之久,价格降低了40%,却依然没有卖出去,就连中介都纷纷转行去送外卖了。
有房东急得在业主群喊:“谁帮我卖出去,我送他一年物业费!”
二、房价陷阱:8亿人背着房贷,活成了“负债奴隶”
(1)掏空六个钱包,还完房贷人已老
现在二三线城市买房,得不吃不喝攒20年;一线城市更狠,40年!
全国居民负债率一下子飙到了62%,这也就意味着差不多有8亿人在背着房贷,艰难地过日子。
广州的王女士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在2022年的时候她借了300万买了套房产。可仅仅过了两年她的房产市值就快速下降,只剩180万了。
更坑的是在每月1.2万的月供当中,本金仅仅还了8万,而其余的全部都是利息!
她苦笑:“这哪是买房分明是给银行打一辈子工。”
(3)年轻人觉醒:不当房奴,我要自由
不过这届年轻人开始反套路了。
深圳有个程序员小王,月薪3万,按揭能够买80平的两居室,但是他偏偏不这样做:“与其当30年房奴相比,还不如每年出国旅游两次,接下来把剩下的钱拿去报班学习AI。”
他曾算过这样一笔账:租房每月需要6000;而房贷却要2万之多。
多出来的1.4万,够他每年去两次日本滑雪,还能学门新技术。
等40岁被裁员了,有房的背着贷款哭,我揣着技能和存款,照样浪得飞起。
三、政策失灵:降首付、降利率老百姓却不敢接盘
(1)政策狂轰滥炸,市场却冷得像冰窖
2024年各地累计出台了超700条救市政策,房贷利率降至3%,首付被压到15%,就连西藏也推出了3%的购房补贴。
结果呢?
北京五环外在取消限购之后,挂牌量呈现出了暴涨的态势,涨幅达到了120%,不过成交方面却没有任何的动静。
武汉有个楼盘,首付从50万降到20万,月供从1.5万降到8000,结果销售员在售楼处打起了王者荣耀:“看房的比售楼员还少,这活没法干。”
(2)房企破产潮:23家开发商排队清算
开发商的日子更不好过。
2024年房企到位资金暴跌15%,这就相当于全国开发商集体遭遇了“断粮”的情况。
有家TOP50房企的财务总监私下说:“现在银行抽贷、供应商逼债、业主维权,每天睁眼就是几千万的窟窿。”
四、未来五年:三类人笑到最后,三类人哭晕在厕所
(1)一线城市核心区:房价坚挺如磐石
但别急着唱衰楼市。
上海内环新房价格连涨30个月,深圳湾豪宅成交量暴涨57%。
为什么?
因为全国的有钱人都往这里挤。
就像北京国贸的学区房,家长们宁可花20万/平买老破小,也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3)三四线城市:鹤岗化加速,免费送房都难
但小城市就没这么幸运了。
临沂洛阳的房价跌回到了五年之前的水平,而环京区域更是直接减少了一半。
有业主在网上哭诉:“2017年花费150万购置的房子,如今挂价80万却无人问津,物业费都已然交不起了。”
(4)保障房入场:商品房金融属性彻底瓦解
更狠的是国家开始放大招。
北京通州推出共有产权房,单价2万,比周边商品房便宜一半;武汉收储3万套老破小改保租房,租金直接压到六成。
这意味着什么?
房子彻底从“投资品”变回了“消费品”。
五、聪明人早就不卷了:租房理财闷声发大财
(1)反套路玩法:让开发商和炒房客先打
成都的张姐是“等等党”代表。
她算过一笔账:与其掏空积蓄买房,不如把首付买国债(年化4.2%),每月利息够租地铁口精装三居。
她笑称:“等开发商以及炒房客都卷死了之后,我再去捡漏,或许有可能能抄底到个别墅。”
(2)曹德旺的终极忠告:别当接盘侠
最后让我们重温曹德旺那句神预言:“现在买房就像接飞刀,谁也不知道底在哪儿。”
全国93万亿库存撞上59万亿债务,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你确信自己不是最后一棒?
所以朋友,房子终究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焦虑的。
与其纠结输赢,不如想想怎么把日子过舒坦了——毕竟人生不是只有房贷这一道题。
你觉得2025年该不该买房?
留言区蹲一个“人间清醒”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