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世雄诸子薛万淑、薛万钧、薛万彻、薛万述、薛万备等,都以骁武知名。
薛万均(?一641),初唐名将。早年与弟弟薛万彻客居幽州,因武艺超群,深受幽州刺史罗艺喜爱。李渊建立唐朝,罗艺率薛家兄弟投靠李渊。薛万均被授予上柱国,封永安郡公,仍随罗艺镇守幽州。618年,窦建德率10万大军进攻范阳,被薛万均设计打败。620年,窦建德再率20万大军进犯,又为薛家兄弟挫败。628年,薛万均以殿中少监职随柴绍讨伐梁师都,万均与万彻兄弟奋力杀敌,击退梁师都邀集的突厥援军,并乘胜包围梁师都盘踞的朔方城。在唐军的强大压力下,朔方军民杀梁师都而降,薛万均因功被封为左屯卫将军。634年,薛万均、薛万彻兄弟受命与李靖西征吐谷浑,薛万均任行军副总管。薛家兄弟各领百骑担任前锋,与敌军相遇后,二人率先冲入敌阵,与诸将杀敌数千,薛万均人马都被鲜血染红,勇冠三军。在契苾何力等人的支援下,唐军又打败敌军反扑,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在绝望中自缢身亡。唐太宗下诏迁薛万均为左屯卫大将军。639年,薛万均又随侯君集岀击高昌,高昌国王鞠智盛出降。唐朝在高昌旧地设置了安西都护府,辖有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镇,薛万均因战功进封潞国公。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游芙蓉园,薛万均因保卫工作不力被下狱问罪,竟因此忧愤而终。太宗非常惋惜,令其陪葬于昭陵,以示恩宠。
薛万彻(?—653),薛万均之弟,“筹深行阵,勇冠戎夷”,为初唐名将。早年随罗艺投唐,封车骑将军、武安县公。与兄薛万均助罗艺镇守幽州,有功。入朝以后,任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副护军,深受赏识,被建成倚为心腹爱将。“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战死,薛万彻仍率东宫卫士反抗,杀云麾将军敬君弘和内府中郎将吕世衡等,经髙祖下诏才被迫放下武器,并带领部下逃往终南山。太宗继位,爱其忠勇,多次下谴使召谕,于是归附李世民,任右领军将君。628年,征讨梁师都有功。晋升为右屯将军。630年,随李靖北征,大败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以功升为右将军,进爵为郡公。635年,再征吐谷浑,有功。母亲去世后,一度丁忧解职。不久被任为右卫将军, 蒲州刺史。在蒲州兴修涑水渠,造福一方。贞观十五年(641),任副将,同李世勣讨伐薛延陀,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并在646年扫灭薛延陀,将唐朝版图扩张到贝加尔湖的大漠南北,设置了安北都护府。薛万彻由于战功显赫,改封左卫将军,荫一子为县侯。贞观十八年(644),娶高祖之女丹阳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右卫大将军,出任杭州刺史,代州都督,再迁为右卫大将军。唐太宗评价说:“当世名将,唯徐世勣、李道宗、薛万彻三人而已,徐世勣、李道宗即不能大胜,也不会大败,薛万彻非大胜,即大败。”而纵观薛万彻戒马一生,竟未尝一败。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太宗任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总管,率偏师三万征讨髙丽国,再次取得胜利。这次战争中, 薛万彻因恃才傲物,仗气凌人,与副将裴行方产生矛盾。归朝后,被裴行方告发说对朝廷有怨气、不忠诚,招致除名流配,后经赦免召回。唐高宗时,任宁州刺史。因卷入房遗爱(房玄龄高阳公主夫)、柴今武(平阳公主子、巴陵公主夫)等人的谋逆事件,653年被处死。薛万彻在军旅生涯中战无不捷,但在处理男女关系时却似乎不解风情。与丹阳公主成婚后,“蠢甚”,公主愤而不理他长达数月。唐太宗知道后, 从中斡旋调解,公主才改变态度,与薛万彻彻“同载以归”,成为一时笑谈
薛万淑,薛万彻长兄。历任右领军将军、营州都督、检校东夷校尉、畅武道行军总管等职,封梁郡公。(630)年任管州都督时,曾参与征讨颉利可汗的战争。东突厥败亡,薛万淑派人说服一向归附于东突厥的奚、室韦等部族归降唐朝。唐王朝从此在 室韦部设立都督府,对东北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薛万淑的开边拓土之功,应该被人铭记。
薛万备,薛万彻四弟,素有孝行。645年,任尚辇奉御,跟随唐太宗东征高丽,在战场上单枪匹马救下受伤的大将契宓何力,勇冠一时。648年,又跟随阿史那社尔出击西域,勇立战功,擢升为行军长史,并只身说服于阗王归降唐朝,积功为左卫将军。653年,因受薛万彻官司牵连,流配交州,后事未详。
薛万述事略不详。
3. 薛敬仁家世(薛敬仁、薛臻、薛玄绎、薛淑等)
薛敬仁,河东汾阴人。据其曾孙女薛淑墓志,曾任隋代河东太守、检校秦州刺史,授存银光禄大夫,子薛臻隋朝京兆万年县令;孙薛幺绎,唐朝邓州录事参军。前文谈到,西祖薛裕一子亦名薛敬仁,唐初历为阆州、渝州二刺史。侯纪润先生认为二者是同一人。但二人所任职务、活动时期与传世情况多不合,所以两人应为同宗而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