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加拿大男子虚构的AI乐队骗过媒体,登上Spotify热榜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5-07-11

AI假乐队上演“狸猫换太子”,百万流量背后的骗局真相大白。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位加拿大人精心策划了一场AI音乐骗局,不仅骗过了多家媒体,还意外让一个虚构乐队登上Spotify,月活听众突破百万。他事后坦言:“对这场实验上瘾了,太有趣,根本停不下来。”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名男子化名Andrew Frelon,自称是乐队The Velvet Sundown的发言人。他声称自己与该乐队毫无关联,而整个操作只是一个“社会工程学”实验。但正是这场“表演”,把这个AI辅助制作的乐队送上了聚光灯。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加拿大男子虚构的AI乐队骗过媒体,登上Spotify热榜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通过电话接受了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采访,要求隐去真实姓名。他表示,自己已因网上仇恨言论而感到不安,并担心若身份曝光会丢掉工作。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故事的开端,是几周前这个名叫The Velvet Sundown的乐队突然出现在音乐平台上,发布了两张专辑,并迅速获得数十万播放量。他们混合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慵懒摇滚和现代独立流行元素,甚至登上了Spotify一份越战主题歌单。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很快,细心听众发现不对劲。这个乐队的“成员”在网络上毫无痕迹,也从未有过现场演出记录。而专辑封面和头像里四位披头长发的摇滚乐手,怎么看都像是AI生成的。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随着争议发酵,一个自称代表该乐队的X账号(原Twitter)跳出来辟谣,声称音乐绝非AI创作,指责外界的猜测“懒惰”“毫无根据”。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CBC随后联系了这个X账号,并尝试通过一个Gmail地址安排采访。不久后,自称Frelon的人接受了《滚石》杂志采访,表示自己正是幕后主谋,并承认歌曲是用AI平台Suno制作的,称整个项目是一次“艺术骗局”。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加拿大男子虚构的AI乐队骗过媒体,登上Spotify热榜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正当真相似乎水落石出时,乐队Spotify官方页面关联的另一个X账号发声明称,Frelon与乐队无关,“有人试图劫持The Velvet Sundown的身份”。同一声明也出现在Spotify和Instagram上。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接着,Frelon在博客上自爆,承认自己其实根本没参与乐队创作,连接受《滚石》的采访内容都是假话,包括名字。这个“真相”,居然是更大骗局的一部分。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面对CBC追问动机,Frelon解释,这场骗局像是“艺术燃料”,文化与技术交织出的谜团让他无法自拔。他本人是网络平台安全政策领域的专家,对生成式AI驾轻就熟。他出生于美国,目前住在加拿大,曾接受多家美国主流媒体采访。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表示,自己去年与朋友尝试用AI制作音乐并变现。当看到Velvet Sundown横空出世,他断定是AI生成的,于是以“社会工程实验”的名义介入,冒充乐队公关。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分享了官方X账号的内容,故意制造账号关联的假象,还用AI合成“乐队成员”在不同场景的合影。一开始面对记者提问,他甚至直接用ChatGPT作答。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说,这次实验的目的之一,就是模糊现实与虚构的界限,看看媒体在验证身份方面到底有多认真。“我其实是在利用这个信息不确定性。而我觉得,这就是艺术。”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的操作也揭示了如今制造假内容是多么轻而易举,而它的传播速度又有多么惊人。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虽然他表示希望推动公众更深入思考AI的利与弊,但也承认自己的做法惹恼了一些人。“我不是带着恶意去做这事的,虽然我使用的手段确实不够光彩,我承认,也为此向那些受到影响的人道歉。”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Frelon的“捣乱”直接助推了乐队热度。据统计,自他掀起这场风波后,该乐队的月活跃听众增长约70万,7月6日突破100万。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就在这天,乐队官方X账号终于松口,承认使用了AI,并发声明称:“这是一个由人类创意主导、AI支持作曲、演唱和视觉呈现的合成音乐项目。”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加拿大男子虚构的AI乐队骗过媒体,登上Spotify热榜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The Velvet Sundown的幕后到底是谁,依然是个谜。CBC至今未收到对方的回应。Frelon则表示,他收到乐队X账号发来的消息,要求他更名账号,并删除所有“百分百人类创作”的说法。他的X页面现在已经被标注为“恶搞账号”。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AI乐队的崛起正侵入主流平台。如今,AI生成的电子音乐或模仿现有歌手的作品已不稀奇,而像The Velvet Sundown这样的“AI乐队”,正成为全新现象。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例如,硬摇滚项目The Devil Inside背后的Laszlo Tamasi在今年6月也坦承,自己使用AI创作音乐与图像。此外,还有“暗黑乡村”风格的Aventhis和灵魂歌手Nick Hustles,同样被曝光为AI驱动的项目,背后有人在操盘。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创作歌手Ian Janes也曾遭AI假冒。他认为,音乐产业早已为AI入侵埋下伏笔,因为它过于依赖技术手段,比如量化节拍、自动修音。这种“技术美学”让人们听惯了完美,一旦出现人声失准、节奏波动,反而会被当作失误。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的耳朵早已被训练成适应算法下的完美,这正为AI接手音乐制作铺平了道路。”Janes说。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The Velvet Sundown之所以引发质疑,也与其名字过于“致敬”Velvet Underground和Sunset Rubdown有关,连歌曲标题和歌词也被指毫无新意。其中最火的一首《Dust on the Wind》,就让人想到1977年Kansas的经典《Dust in the Wind》。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多伦多大学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员Alexander Olson指出,如今普通人已经越来越难分辨出AI创作了。尤其在Spotify这类平台,用户大量依赖推荐系统,情况更加复杂。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来自温尼伯的乐评人Darryl Sterdan则评价道:The Velvet Sundown的音乐“平庸无趣”。他认为,AI还远远达不到复制音乐灵魂的程度,那种“不可言喻的人性”仍是AI难以触及的。但他同时预测,不久后AI可能真的会写出一首全球爆红的流行金曲,迫使格莱美或朱诺奖等机构正式承认并奖励AI作品。“到那时,真正的洪水就要来了。”他说。WOo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