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新发现的关键基因可能改变癌症治疗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5-07-23

SDR42E1基因影响维生素D吸收与癌症进程,研究通过CRISPR/Cas9技术揭示其调控机制,展现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NSm拜客生活常识网

维生素D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脂溶性营养素,不仅关乎骨骼健康,还对免疫功能和钙磷平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维生素D缺乏症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普遍,遗传因素往往是幕后推手。近期研究聚焦于SDR42E1基因,这是一个编码短链脱氢酶/还原酶的基因,可能在脂质和类固醇代谢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与维生素D的调控密切相关。NSm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人员在HCT116结直肠癌细胞中引入了SDR42E1的无效突变,这种突变与维生素D缺乏症相关。实验发现,SDR42E1缺失导致细胞存活率下降53%,同时显著影响了类固醇吸收和代谢过程。例如,LRP1B和ABCC2基因表达上调,而WNT16和SLC7A5则下调,这些变化与维生素D代谢和癌症相关信号通路密切相关。蛋白质组学分析进一步证实,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如ALDOA的表达显著降低,揭示了SDR42E1在细胞存活和代谢稳态中的关键作用。NSm拜客生活常识网

维生素D的代谢过程复杂而精细。在人体中,维生素D通过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结合,经过肝脏中CYP2R1、CYP11A1和CYP27A1等酶的羟基化,再由肾脏中的CYP27B1激活,最终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发挥生物学效应。CYP24A1则负责其失活调控。SDR42E1可能作为氧化还原酶和类固醇δ-异构酶,影响维生素D前体如7-脱氢胆固醇(7-DHC)和8-脱氢胆固醇(8-DHC)的合成。研究通过在HCT116细胞中模拟患者中发现的rs11542462无义突变,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前体物质的积累与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NSm拜客生活常识网

值得注意的是,SDR42E1的细胞定位研究显示,其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而非内质网或线粒体。这种定位提示其可能参与非基因组途径,如膜介导的快速反应或钙信号传导。例如,在肠道上皮细胞中,SDR42E1的高表达可能直接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效率。研究还发现,SDR42E1过表达能够逆转细胞存活率的下降,并恢复ABCC2的表达,表明其在维持细胞功能和代谢平衡中的重要性。NSm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外,SDR42E1的缺失不仅影响维生素D代谢,还与癌症进程密切相关。功能富集分析显示,SDR42E1缺失上调了与细胞凋亡、肿瘤免疫交互和化疗敏感性相关的基因,如LRP1B和STAT2,同时下调了与细胞周期和染色质重塑相关的WNT16和HIST2H3A等基因。这些变化与癌症增殖和表观遗传调控的失调有关。例如,ALDOA的下调可能连接SDR42E1与糖代谢和癌症进程,进一步提示其在肿瘤生物学中的潜在作用。NSm拜客生活常识网

尽管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局限性。HCT116细胞作为癌症细胞系,可能无法完全模拟正常人体肠道或上皮组织的维生素D调控机制。此外,CRISPR/Cas9技术可能存在脱靶效应,需进一步通过原代细胞和体内实验验证。未来的研究可通过凋亡、迁移或维生素D补充实验,深入探索SDR42E1在维生素D代谢和癌症治疗中的具体机制。NSm拜客生活常识网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SDR42E1在维生素D吸收和癌症发生中的重要角色,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调控SDR42E1,或许能有效改善维生素D缺乏症,并为癌症等相关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NSm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