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大规模研究发现:夫妻更容易患上相同的精神疾病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5-09-01

覆盖近1500万人口的研究发现,夫妻更容易患上相同精神疾病,且这一趋势随年代递增。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项涵盖近1500万人的大规模研究发现,如果一方患有精神疾病,那么他们更可能选择同样患有该病的伴侣,而不是与健康人结婚。这一趋势跨越文化与世代,始终存在。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研究人员此前只在北欧国家观察到类似现象,但欧洲以外的调查却十分有限。最新的研究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数据来自台湾、丹麦和瑞典的1480多万人,分析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强迫症、物质使用障碍和神经性厌食症。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科学家们至今未能彻底解释精神疾病的成因,但普遍认为基因和环境因素都在其中发挥作用。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一方被诊断出上述九种疾病中的任何一种,另一方也显著更可能被诊断为相同或其他精神疾病。研究合著者、美国塔尔萨市大脑研究院的Chun Chieh Fan指出,相比之下,夫妻更倾向于患有相同的疾病,而不是不同的疾病。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Fan说:“最主要的结论是,这种模式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乃至不同世代中都能观察到。”即便精神疾病治疗在过去50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趋势也没有改变。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神经性厌食症在各国的表现存在差异。例如,在台湾,夫妻共同患有强迫症的比例高于北欧国家。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研究还将人群按照出生年代分组,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每十年为一组。结果显示,多数精神疾病在夫妻间共享的可能性随着年代推移而略有上升,尤其是物质使用相关疾病。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至于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研究并未深入探讨。但Fan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第一,人们往往被和自己相似的人吸引,或许是因为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痛苦,因此更容易走到一起。第二,共同生活的环境会让伴侣逐渐趋同,这被称为“收敛效应”。第三,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可能缩小了患者的择偶范围。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精神遗传学家Jan Fullerton补充说,环境压力也可能让原本症状轻微、未被诊断的伴侣发展出明确的精神疾病。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由于遗传因素在精神疾病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Fullerton指出,当人们倾向于与具有相似症状的人结合时,这可能会提高后代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研究确实发现,如果孩子的父母都患有同一种精神疾病,那么孩子继承该疾病的风险是只有一方患病时的两倍。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澳大利亚门齐斯医学研究所的统计遗传学家William Reay认为,还需要更多研究,才能决定精神科医生是否应在临床沟通中调整对遗传风险的解释。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来自印度Rajiv Gandhi生物技术中心的分子遗传学家Moinak Bannerjee则指出,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与患有同样疾病的伴侣结合所带来的遗传风险,因此这项研究或许能为婚前或婚姻咨询提供重要参考。HCE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