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想要永生吗
如果真有一颗“永生药丸”,你会服下吗?人们的回答远比想象中复杂,纠结在孤独、厌倦与自由之间。
如果有人把一颗药丸递到你手里,告诉你服下它就能永生,你会愿意吗?
大多数人害怕死亡,把它视作最残酷的命运。我们竭尽全力延缓衰老,治疗疾病,只为延长生命。可当问题换个方式提出时,答案就变得耐人寻味:你是否真的愿意“不死”?
### 一个思想实验
想象一下,有个巫师或超自然的存在给你机会,让你永远活下去。他递给你一颗药丸——我们叫它“永生药丸”。吞下去,你将再也不会死。
别急着拒绝。这个假设有几个条件:首先,你不会变老。身体不会虚弱,思维也不会迟钝。你现在有的活力与清晰度会保持下去,甚至可能通过锻炼和学习而变得更好。换句话说,岁月不再带走什么,只可能让你有所增益。
其次,你不用担心未来会陷入核废土或极权统治的深渊。环境和社会至少会和现在一样稳定。更不用担心意外——哪怕被车撞,也不会让你陷入永远的痛苦状态。
唯一需要明确的是:这个决定不可逆。如果服下药丸,就不可能再结束生命。无论你之后再怎么绝望,跳进火车也不会让你消失,你只能继续活下去。
意外的答案
作者曾在演讲与私下交流中,把这个问题抛给大约一千人。结果七成的人选择“不”。他们很难清楚解释原因,却直觉性地拒绝了永生。
理由大致有几类:
1. 不可逆的恐惧
有人说,因为不能后悔,所以他们不敢接受。但死亡其实也是不可逆的呀。既然我们能接受死亡的不可逆性,为什么却不能接受生命的不可逆性?
2. 无聊与厌倦
哲学家Bernard Williams曾论证,永生必然带来无聊。无论多么新奇的体验,重复到无限次,总会令人麻木。
但John Martin Fischer提出反驳:倘若间隔足够长,重复的体验未必会厌倦。就像偶尔吃一次同样的食物,你依然能感到美味。况且世界会不断变化,你可以遇见新的人,看新的风景,读新的书。旧事物也可能被遗忘,再次遇见时又焕然如初。
3. 看着至亲离去
有人说,不愿永生是因为无法忍受亲友一一离世的痛苦。但当假设中加上“可以把药丸分给家人和朋友”时,很多人依旧坚持拒绝。可见这理由并非真正的根源。更有意思的是,当问他们如果至亲突然离世,是否会选择自杀时,多数人回答“不会”。他们会继续活下去,结交新朋友,建立新家庭。矛盾就在这里。
4. 不愿干预生命的自然进程
有人说,不该违逆生命的自然轨迹。但仔细想想,我们不是早已在“干预”了吗?降血压、控胆固醇、运动健身,本质上都是在延长生命。甚至愿意接受手术来换取多几年寿命。既然如此,为什么在永生面前反而犹豫?
5. 担心人口爆炸
有人担心若人人永生,地球会被挤满。但这个假设里,药丸只属于你,或者你和少数亲友,并非整个人类。
最后的追问
那么,你会服下这颗“永生药丸”吗?
如果你拒绝永恒,那么把寿命拉长到两百万年呢?或者二十万年?两千年?甚至只是一点点——比如两百年?有没有一个数字,是你愿意接受的?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它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对生命与死亡最深处的矛盾:渴望延长,又惧怕失去自由;眷恋存在,又担心孤独和厌倦。
也许,比起永生,我们更该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岁月里,活得真正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