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先是一愣,接着猛扑到流萤身旁,仰天悲鸣长啸,竟是生生淌出了血泪。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只见白鹿托起流萤,缓缓走入洞中。一道惊雷乍现,天边竟升起五彩光芒,绚丽如花,灿若云霞,待光芒散去,洞中空空,再也无处寻觅白鹿与流萤的身影。
凄美的鹿萤恋,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时光推移到东晋,相传,某日远公祖师在静修时,曾于朦胧中来到一处幽美的山林,林中一只白鹿口衔灵芝朝他奔来……古人云,“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得此启示,远公决定遍访名山,寻找神游之境。当来到到古桃林县(今灵宝市)南乡伏山时,见此地层峦叠翠,祥云缭绕,如梦境所示。更奇妙的是,山中云顶峰下有一古洞,人称“白鹿洞”,还有人们口口相传的鹿萤传说,祖师愈觉此地藏瑞纳祥、山水投契,便停下来修身礼佛,为民祈福。
据史载,晋安帝隆安年间,即公元397年,远公祖师派高僧云游桃林南乡的伏山,建造了禅林寺。禅林寺随后历代修缮,规模日渐宏大。因寺中香火不断,山中游人如织,后“伏山”因此被改为“佛山”。明清之际,已经形成了“东有少林寺,西有禅林寺”的格局。“白鹿古洞”的传说,也随着禅林寺的香火越传越远、越传越广。
作者简介:
袁艺嘉,女,零零后,市实验中学九(七)班学生。自幼酷爱文学,喜欢读书,热爱大自然。学习之余,尝试着将平素倾注笔端的小小涂鸦投寄给报刊、杂志,其中,《和外公一起护林》、《甜到心里的美味》等作品先后在《三门峡日报》、《西部晨风》刊发。
仙 女 守 望 神 潭 水
文/郭留钦
相传在非常遥远的上古时期,位于秦岭深处的弘农源的王家村,爆发瘟疫,疫势凶猛,每天都有许多人因感染瘟疫而死亡,浮尸遍野,惨不忍睹。疫情不仅使朝野上下震撼,而且也惊动上苍,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坐不住了,有一天便踏云而来,要察看人世之间的灾情究竟如何。在将军岭一带,观音菩萨看见一个青年男子,满面悲色,脸上泪痕未干,观音幻化成一位美丽的姑娘,轻轻地走到青年男子身边,温婉地问道:“请问这位大哥何以满面悲色,脸带泪痕?”青年男子神态忧伤地说:“姑娘可能刚到此地,这里爆发了瘟疫,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死亡,活着的人都在准备逃离此地,我的父母亲都因感染瘟疫死亡,我刚刚掩埋了他们,自已也准备离开此地。”观音说道:“一味地逃命也不是办法,而且逃亡的人,已经身带病菌,逃到哪里,就会把瘟疫扩散到哪里,死的人会更多!”青年男子听后连连点头:“姑娘言之有理,可我们也不能消极地在这里等死啊!”观音对青年男子说道:“当然不能等死,我是上苍的观世音菩萨,前来人间察看灾情,现在我可以施展法力,使眼前这潭泉水变成神水,凡饮此水者病情皆可以得到医治,并特派你守护神水!我亦幻化石身守护于你。”说完此话,那姑娘已幻化成石。只见半空中观世音菩萨脚踏祥云,一手托净瓶,一手轻挥杨柳枝儿,几滴神露飞落潭中。随后转身驾祥云离去。
从此以后,人们饮此潭水,病情迅速得到医治,疫情也很快得以控制。
后来人们大小有了病,头疼脑热,只要喝了潭里的水,便都会神奇般地得到医治。当地有一恶霸觉得此潭奇货可居,便想将此潭据为已有,他开始贿赂守护的青年男子,许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青年男子,请青年人把神潭转给自已,青年人严词拒绝,恶霸不甘心,便安排自己的女儿去色诱青年人,却没有料到自已的女儿和青年人一见钟情,二人私订终身结为伉俪。恶 霸气急败坏,便将青年告到官府,说青年人诱拐自已的女儿,恶霸重金收买官家,欲将青年人治以死罪,午时三刻问斩。关键时刻,观世音菩萨再次现身空中,惩治恶霸警戒官府,使青年人平安得释。
后来当地群众感戴观世音菩萨救命之恩,便给当年幻化的山峰起名叫 神女峰。至于神潭天长日久早已消失,而神女峰却屹立至今,如果有机会到灵宝市泓农源景区旅游,便可一睹神女芳容。
作者简介
郭留钦,男,中共党员,炅宝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文学,热爱摄影。黃河文化生活网副主编,《见证》、《五好家庭》、《灵宝作家优秀作品选》等书籍的编委。摄影,发表作品四十余篇,曾多次荣获嘉奖和鼓励,2017年作家报年会作品《温心的家》荣获摄影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