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app的秘密:永远配对不成功才能赚钱
很多人骂约会软件故意不让用户脱单,好持续收钱。作者却说,这种“厂商故意把产品做坏”的说法听起来很解气,其实解释不了什么,因为几乎所有行业都能套同样的逻辑,真正该问的是:他们为什么能得逞?
你有没有听过这种说法:约会软件要是真把两个人配对成功,那俩人就脱单删APP了,公司就赚不到钱了,所以他们故意拖着你,让你永远单着继续交钱。
每次有人这么解释,我都觉得这理论听着很爽,但其实啥也没解释。
因为你把这句话里的“约会软件”换成任何东西都成立。
把披萨店换进去:如果披萨做得太好吃,客人吃完就饱了,就不再点第二份,所以老板故意把披萨做难吃。
把汽车厂换进去:车要是造得太安全,成本就高,所以故意造不安全的车。
把灯泡厂换进去:灯泡太耐用,客人就不买新的了,所以故意做容易坏的。
听起来都很合理对不对?可现实里披萨还是能吃的,车还是有安全带的,灯泡也没坏得那么快。
道理很简单:你故意把披萨做成硬纸板卖300块,我立刻做成半纸板卖200块抢你生意;有人再做成全真披萨卖100块继续抢生意,最后价格和品质总会落到大家都勉强能接受的地方。
所以光说“厂商有动机把产品做烂”根本没用,当然有动机,谁不想零成本卖无限贵的货?关键是为什么他们真敢这么干还没倒闭?
东西烂,通常就这四种原因:
第一种:我们自己太抠
飞机座位为什么挤成那样?航空公司当然贪心,但他们不傻。算一算,只要拿掉一排座位,每人就能多2.5厘米腿部空间,票价只贵3%。可乘客宁愿腿麻也不肯多掏这3%,于是航空公司就给了我们想要的:又烂又便宜。
赛百味三明治那么湿软、宜家家具用两年就散架、快时尚衣服洗几次就坏,全是我们自己选的。我们嘴上喊要好东西,手却老往最便宜的那件伸。
第二种:我们根本看不懂好坏
长寿保健品为什么99%是垃圾?因为真正管用的办法(早睡、多运动、少吃肉)又苦又难赚不到钱,而消费者又分不清哪句是科学哪句是胡扯。信息差太大,骗子永远不缺客户。
微塑料、重金属超标、餐厅狂放盐和黄油、房子保温做得稀烂,都是同一个道理:你看不出来,我就敢偷工减料。
第三种:我们的品味就是这么差
有些东西烂,不是厂家不想做好,是顾客压根不欣赏好的。比如北美那种难喝到爆的袋装茶、满大街难吃到哭的餐厅、旅行裤永远土得掉渣,都是大家投票选出来的结果。
第四种:真没人跟他们竞争
体育场矿泉水卖17块钱一杯,你被绑在座位上跑不了,只能被宰。这时候市场失灵了,厂商有了护城河,想怎么烂就怎么烂。
回到约会软件。
他们当然想把你留一辈子,每月收你钱。问题在于:如果他们真干得太离谱,为什么没人做个更好用的软件把用户全抢走?
要么是技术上真做不到(比如匹配算法根本没那么准),要么是大多数用户其实没那么想脱单(刷着玩玩就行,找到真爱反而麻烦)。
这才是值得挖的真相。
光喊“资本家故意把产品做烂好赚钱”就像喊“天是蓝的”一样,没错,但没用。
真正有趣的问题永远是:他们为什么能烂得理直气壮,而我们还心甘情愿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