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盯上神秘网站Archive.is:追查绕过付费墙的“网络影子”
FBI向域名注册商Tucows发出传票,要求披露网页快照网站Archive.is运营者身份。该站被广泛用于绕过新闻付费墙,其匿名背景与俄罗斯线索引发关注。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正在试图揭开网站Archive.is(又名Archive.today)的神秘面纱。这个网站可以保存网页快照,被大量网友用来绕过媒体的付费墙,如今却成了联邦刑事调查的对象。
根据公开信息,FBI向域名注册商Tucows发出了一份传票,要求提供“archive.today背后客户的订阅信息”,并称这与一项正在进行的联邦刑事调查有关。文件中明确写道,Tucows“必须提供相关信息”。
按理说,这种传票应是保密的,但Archive.today的官方账号却在10月30日当天直接将文件公开,并附上一个PDF链接和意味深长的一个词:“canary”。
传票内容颇具威胁:“若拒绝配合,美国司法部长可请求联邦法院强制执行命令,违反者可能被判藐视法庭。”文中给出的最后期限是11月29日。
Tucows总部设在加拿大多伦多,同时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注册。公司在官网上声明,遇到法院传票或刑事案件的搜查令时,会依法提供域名注册信息。
Tucows随后向媒体表示:“我们始终是网络言论自由的坚定支持者,但当面对合法程序,我们与任何企业一样会依法配合。”公司拒绝评论案件细节,仅称无法透露任何“可能正在进行或活跃的调查”。
FBI方面则在政府停摆期间仅发出自动回复,表示不会回应大多数媒体询问。德国媒体Heise Online在本周三最早报道了这一消息。
调查方向目前并未明确,但外界推测,FBI可能关注的是Archive.today上涉及的版权侵权问题。传票要求Tucows提供详细数据,包括用户姓名、地址、账户服务时间、通话记录、支付方式、上网时长、移动设备识别码、IP地址及所使用的服务类型。
与非营利机构Internet Archive不同,Archive.today的运营者始终笼罩在神秘之中。该网站先后使用多个域名,如archive.ph与archive.is,登记人名为“Denis Petrov”,但外界普遍怀疑这是化名。
根据十多年前的一份旧版常见问答,Archive.today于2012年上线,使用欧洲的数据中心,并以私人资金运作,同时接受捐赠。多方迹象显示,网站创始人可能来自俄罗斯。
不同于Internet Archive自动抓取网页的方式,Archive.today依赖用户手动提交网址进行保存。用户经常利用它来保存大型媒体的新闻报道,使他人得以免费阅读那些原本被付费墙锁住的文章。
此外,Archive.today并未提供版权方要求下架内容的公开渠道,而Internet Archive则在接到侵权通知后会删除相关页面。这一差异让Archive.today长期游走在灰色地带,也让版权持有人倍感头疼。
美国出版业多年来一直在打击此类“绕墙”服务。今年7月,新闻媒体联盟(News/Media Alliance)宣布成功关闭了另一个类似网站12ft.io。“在联盟的努力下,网站的托管方于7月14日迅速冻结了12ft.io的访问。”该组织在声明中表示。
如今,FBI的介入让Archive.today的命运再次蒙上阴影。它曾是互联网自由主义者心中的“保存之地”,也是出版业眼中的“泄露之门”。而现在,这个记录着无数网页历史的匿名服务器,正站在法律与自由的交界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