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地球上的闪电可能源自外太空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5-08-06

模拟显示,雷电可能源于宇宙射线引发的电子雪崩。pda拜客生活常识网

人类仰望雷电已有千百年,但我们对它的真正起源,却始终只触及其闪光的一角。现在,一项最新模拟研究指出,地球上的闪电,可能并非仅仅起源于地面天气系统,而是由宇宙深处投来的高能粒子所点燃。pda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新研究,雷暴所需的能量,可能来自一种由宇宙射线引发的电子雪崩。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发现,雷电其实是一连串能量释放的结果,其起点远在我们大气层之外。这项研究成果于7月28日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期刊:大气》上。pda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是首次对自然界中闪电如何启动给出精确且可量化的解释,”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气工程教授Victor Pask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将X射线、电场与电子雪崩的物理过程连接了起来。”pda拜客生活常识网

闪电的电性早在1752年就由Benjamin Franklin证实。他那次标志性的实验(虽然常被误解)是用一根绑有0.3米长金属丝的风筝,在另一端连着一把钥匙和一条麻绳。他手握丝带等待风暴来临。当风暴抵达,风筝感应到电场,麻绳因雨水变湿导电,一道小小的电火花便从钥匙跃向他的手指。pda拜客生活常识网

然而,即便有这个划时代的实验,气象飞机和气球采集的数据仍显示,要让电子流泻而下所需的电场强度,远远超过了我们在雷云中实际测得的值,大约是它的十倍。换句话说,我们的雷云似乎能放电,却没有足够的电。pda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引发了两种关于闪电成因的竞争理论。pda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雷云内部的静电摩擦起了作用。冰晶在剧烈翻腾中相互摩擦,将带负电的电子从原子中剥离出来,电子聚集在云底,逐渐激发大气中的粒子电离,从而释放大量电子,奔涌向地面,形成分叉的闪电路径。pda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另一种更激进的理论则将目光投向宇宙。它认为,这一初始电离过程,其实是由宇宙射线触发的。这些射线主要由来自太阳、超新星爆炸、脉冲星等天体释放的高能质子组成。它们穿透太空,撞击地球高层大气,引发一连串失控的电子碰撞,最终形成一股奔向地面的电流瀑布。pda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次新研究中,科学家整合了来自地面传感器、卫星和高空侦察机的庞大数据,再将这些数据输入数学模型,模拟雷电发生前云层内的实际情况。结果显示,模型完全支持宇宙射线触发的理论。pda拜客生活常识网

研究发现,当高速质子穿越大气电场时,它们会加速电子,撞击氮气和氧气分子,从而激发电子雪崩。这些雪崩不仅释放出大量高能光子,还足以引发完整的闪电放电过程。pda拜客生活常识网

更令人惊讶的是,模型还解释了为何在闪电击中前,会出现伽马射线和X射线等高能电磁波。pda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我们的模拟中,相对论级的电子雪崩产生的X射线,会通过光电效应在空气中释放新的种子电子,迅速放大雪崩效应。”Pasko解释道,“而这一连锁反应往往发生在极其微小的空间内,其强度变化剧烈。它们通常伴随可检测到的X射线,但可见光和无线电信号却极弱。这也解释了为何这些伽马射线常出现在光学上几乎无感、无线电上沉默的区域。”pda拜客生活常识网

换句话说,一场看似普通的雷暴,背后或许藏着来自星辰彼岸的粒子幽灵。那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并不只是云与地之间的对话,也可能是一场来自宇宙的低语——一场高能粒子在大气中写下的瞬时诗行。pda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